近幾年筆者在市場走訪中看到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及其復配制劑在白菜、甘藍、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田中被廣泛拓展推廣使用,氨氯吡啶酸憑借其廣譜的殺草活性和對十字花科相對安全的特點,確實很適合推廣應用到該領域。
然而終端種植戶對此卻褒貶不一,究其其原因無非藥害問題,一是使用不當造成的當季藥害,二是下茬種植敏感作物帶來的殘留藥害,或多或少的給種植戶和經銷商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首先聲明:原則上氨氯.二氯在白菜、蘿卜等小眾作物上推廣使用屬于超登記范圍使用,國內并沒有相關登記,嚴格意義上并不符合相關規定。然而我國十字花科蔬菜種植種類繁多、類型豐富是人類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用蔬菜,隨著規;姆N植,種植戶無法做到精細化管理,苗前封閉又受墑情的影響,后期雜草問題不容忽視,如果嚴格按照規定,十字花科蔬菜苗后闊葉雜草的防除將著實無藥可用。
對此筆者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對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在應用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部分說明。
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有哪些?
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有蘿卜、白菜、芥菜、甘藍、油菜、小白菜、菜心、紫菜薹、紅菜薹、椰菜、椰菜花、西藍花、青花菜、球莖甘藍、大頭菜、榨菜、卷心菜、油菜、雪里紅等
十字花科蔬菜常見闊葉雜草
常見闊葉雜草:豬殃殃、澤漆、婆婆納、麥家公、麥瓶草、藜、小薊(刺兒菜)、大薊、萹蓄、牛繁縷、王不留行、寶蓋草、野老鸛草、泥胡菜、通泉草、大巢菜、空心蓮子草、鐵莧菜、龍葵、燈籠草、馬齒莧、反枝莧、鯉腸等。
藥劑介紹
二氯吡啶酸:
二氯吡啶酸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內吸傳導性激素類除草劑,也是一個相對比較老的除草劑品種,1977年由陶氏化學(現Dow AgroSciences)開發。早在1999年陶氏就已經在國內登記了二氯吡啶酸原藥和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劑產品,這兩個產品在2008年獲得了正式登記,目前早已過正式登記保護期。
氨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作為吡啶類除草劑中第一個上市的品種,依舊有著不可撼動的老大哥地位,氨氯吡啶酸于1963年,由陶氏開發上市,屬含氮雜環的吡啶類選擇性芽后闊葉除草劑。也是至今為止,吡啶類除草劑全球銷量最大的品種,在國內常見的制劑產品主要有24%氨氯吡啶酸單劑、304克/升滴.氨氯、以及30%的氨氯.二氯吡。
推廣使用技術(僅供參考)
在這里只針對部分十字花科(白菜、蘿卜、甘藍、芥菜、花椰菜以下簡稱蔬菜)苗后闊葉雜草防除進行闡述,苗前封閉和禾本科雜草的防除不做贅述。(僅個人觀點,各地區因溫度、草項、濕度等需自行試驗)
直播蔬菜田:在蔬菜出苗后,在3-5葉期畝用25-35g氨氯.二氯吡水劑兌水15-30公斤,然后對雜草的莖葉進行均勻噴霧即可。
移栽蔬菜田:在蔬菜移栽返青后,雜草2-4葉期,用30%氨氯.二氯水劑25g-35g兌水15-30kg,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
1、當蔬菜田主要以豆科、菊科(刺兒菜、稻槎菜、泥胡菜、苣荬菜、鬼針草、飛蓬、大巢菜、苜蓿、鱧腸)雜草為主時,僅需使用30%二氯吡啶酸即可,安全性相對更好。
2、當十字花科蔬菜錯過最佳除草期(3-5葉期、雜草2-4葉),可適當增加用量,例氨氯.二氯畝用量可40g/桶,或15-30g/桶水打半畝地。經試驗安全性好。
3、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都屬于吡啶類除草劑,對溫度相對敏感,溫度越高活性越高,可根據溫度適當調節用量。
4、氨氯.二氯在春油菜田常與草除靈復配使用,切記不建議在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田使用草除靈。特別是溫度高時極容易發生藥害,藥害表現為停止生長,葉片增厚發亮,新葉扭曲。
5、豆科、傘形科、菊科等作物對氨氯.二氯較敏感,比如大豆、胡蘿卜、向日葵、花生、棉花等,用藥時應謹慎。
6、氨氯.二氯有嚴重的后茬殘留,若要種植花生、大豆等作物,需間隔1年;若要種植西瓜、西紅柿、紅豆、綠豆、棉花、甘薯、向日葵,則需間隔18個月。
7、使用該藥物之后可以交替種植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玉米、水稻、小麥、大麥等禾本科作物。
藥害情況
經多年的實踐推廣,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在蘿卜、甘藍、花椰菜等上使用安全性比較高,很少有藥害反饋。但在大白菜、小油菜(上海青)上藥害反饋比較多。
具體藥害表現為:
一、上部葉片扭曲,新葉不長,萎蔫。解決辦法:可立即使用復硝酚鈉和蕓苔素內酯配合磷酸二氫鉀進行噴霧,并及時澆水。
二、大白菜不包心。解決辦法:如果大白菜在蓮座期出現不包心的情況,應立即使用75%的920結晶粉,30000倍均勻噴霧,可快速促進白菜包心。
三、下茬殘留藥害:如不慎下茬種植了敏感作物如:芹菜、芫荽、花生、馬鈴薯等,若下茬敏感作物生長期較長,應及時毀苗,改種其他作物。若以葉菜為主且生長期較短可及時沖施赤霉素+蕓苔素+高氮葉面肥進行緩解。
寫在最后
筆者鄭重說明建議使用者嚴格按照農藥新條例的相關規定用藥。
在我國解決農藥超登記范圍使用的問題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農業部門根據小眾經濟作物的生長習性和當地的自然環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推廣拓展權限,以保障農業生產和食品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科研機構加大研發力度,研發更安全、更環保的對應農藥;政策制定部門針對小眾作物登記,制定更合理的登記政策;農民接受培訓和教育,了解并執行更專業的農藥使用策略等。